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報導指出:對於外界指限縮20或30年貸款年限,將衝擊首購市場,令年輕人負擔更重,更買不起,央行澄清首購族不受影響,未來若限縮貸款年限,會是針對目前管制的「受限房貸」,限縮其貸款年限。為了落實政府「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」政策,各部會的打炒房措施接連上陣,無疑是為當前火熱的房市投下震撼彈,
第5波打炒房蠢蠢欲動:央行可能限縮30年房貸,針對4類對象「首購族」不受影響
〔TNL 編輯〕(中央社)中央銀行(央行)2020年底至今已祭出4波選擇性信用管制,央行總裁楊金龍12日表示,選擇性信用管制「還有空間」,後續可能瞄準30年以上房貸、第2戶、限縮熱區房貸成數等方向,也希望不動產貸款集中度降至35%以下,房市能軟著陸。
第5波房市管制蠢蠢欲動,瞄準第2戶、緊縮30年房貸
楊金龍日前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就「我國央行是否跟進美、歐、英、澳等國採行包含升息等貨幣緊縮政策,並調整房地產市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」進行專題報告。
民進黨立委江永昌質詢時指出,台灣4月房市景氣有走緩跡象,是否因為央行3月升息1碼所致。
楊金龍說明,升息主要是對付通膨,但因為升息具有普遍性,不只企業,房貸戶也會受影響;在此同時,全球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均朝緊縮方向走,對股市產生不利影響,股市不好、房市也會受挫,在升息以及國際環境等多重因素影響之下,才會影響國內4月買氣,升息並非唯一主要因素。
儘管房市有降溫跡象,央行在報告中指出,選擇性信用管制仍有精進調整的空間;多位立委也關注央行是否還會祭出第5波選擇性信用管制,可能方向為何。
楊金龍表示,選擇性信用管制確實「還有空間」,做法可能瞄準20年或30年以上房貸,並針對六都或是漲幅較高的地區調整貸款成數,第2戶也還能再有相關作法;對於先前已經祭出的管制措施,則可考量貸款成數進一步調整。
楊金龍特別解釋,30年房貸的貸款年限較長,利息負擔會愈來愈高,或許思考不能太長、縮短期限,更為審慎。雖然楊金龍並未透露執行細節,從方向上看來,央行有可能對房貸期限祭出限制,如不能超過30年期,或是針對特定產品推出規範。
「希望房市能有緩步軟著陸的機會」,楊金龍說,今(2022)年3月底,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餘額占總放款比率、也就是銀行不動產貸款集中度,由去年底的37.2%,略降為37.1%,也低於2009年10月底的歷史高點37.9%。
此外,楊金龍表示,雖然目前銀行不動產貸款集中度大致穩定,但還是處在偏高水準,希望信用資源不要過度集中不動產,未來能降至35%以下。
限縮30年房貸恐打擊到首購族?央行澄清:針對4類對象
《工商時報》報導,房產趨勢專家李同榮表示,限縮20或30年貸款年限,將衝擊首購市場,令年輕人負擔更重,更買不起,尤其已經簽約的預售案,當交屋時原先預估的30年房貸一旦限縮,若不承受加重的負擔,不然就陷入解約的糾紛中。
《自由時報》報導,對此央行業務局說明,總裁所謂限縮貸款年限,後續可能針對的對象是目前管制的受限房貸。而目前以已「受限房貸」是指以下4類:
- 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規範之公司法人購置住宅貸款
- 自然人購置高價住宅貸款
- 自然人特定地區第2戶購屋貸款
- 自然人第3戶以上購屋貸款
《中央社》報導,央行也在昨(14)日澄清,首購族不受影響,未來若限縮貸款年限,會是針對目前管制的「受限房貸」,限縮其貸款年限。中央銀行業務局局長潘榮耀澄清,一直以來,首購族都不在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範圍內。責任編輯:朱家儀 核稿編輯:楊士範(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)
睽違10年,央行宣布升息一碼(0.25%),直接影響到所有貸款戶,包含房屋貸款、汽車貸款、信用貸款、就學貸款、保單貸款、紓困貸款、青年創業貸款…等等,所有銀行貸款皆會受到影響,以貸款利率2%,年限20年為例,目前國內房貸平均金額763萬,升息一碼後平均每月要多繳910元,1 年就是10,920元,20年下來會多繳218,400元。
此次央行升息的調整,影響最深的大概是房屋貸款的部分,以貸款利率2%來說,20年下來會多繳218,400元,所以也許多人認為政府是為了落實「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」政策,央行開始打炒房,這也是央行字2022年底第三度祭出的打炒房政策。
中央銀行房市選擇性信用管控措施
貸款項目 | 修正措施 | 原貸款條件 |
公司法人第1戶購置住宅貸款 | 4成,無寬限期 | 6成,無寬限期 |
公司法人第2戶以上購置住宅貸款 | 4成,無寬限期 | 5成,無寬限期 |
自然人特定地區第2戶購屋貸款 | 台北市、新北市、桃園市、台中市、台南市、高雄市、新竹縣及新竹市等地區無寬限期 | 無限制 |
自然人購置高價住宅貸款 | 4成,無寬限期 | 6成,無寬限期 |
自然人第3戶購屋貸款 | 4成,無寬限期 | 6成,無寬限期 |
自然人第4戶以上購屋貸款 | 4成,無寬限期 | 6成,無寬限期 |
購地貸款 | 5成,保留1成動工款並檢附具體興建計畫,並切結於一定期間(18個月)內動工興建 | 6.5成,保留1成動工款並檢附具體興建計畫 |
餘屋貸款 | 4成 | 無 |
工業區閒置土地抵押貸款 | 4成,如借款人檢附抵押土地具體興建開發計畫,並切結於一定期間內動工興建開發者,則不適用 | 5.5成,如借款人檢附抵押土地具體興建開發計畫,並切結於一定期間內動工興建開發者,則不適用 |
買房自備款要準備多少?
買房時,除了要負擔買房頭期款的部分,還有一些額外花費產生,例如:
- 契稅(房屋鑑價6%)
- 印花稅(房屋評定現值+ 土地公告現值後的0.1%)
- 仲介費(房屋成交價2%)
- 地政士代辦費(約3~4萬元)
- 其他行政規費
- 裝潢費
- 家具、家電
- 外水、外電(約20~30萬元)
綜合以上費用,如果您要購買1,000萬元的房子,至少需要準備300萬元的現金才足夠。
購買房屋的流程有哪些?
要買預售屋、新成屋還是中古屋?每種房屋類型都各有優缺點,不同的房屋種類、價格也不一樣,你可以針對需求做選擇:
房屋類型 | 預售屋 | 新成屋 | 中古屋 |
優點 | 頭期不用一次繳清、可客製化(客變) | 可即刻入住、議價空間大 | 購置成本低、周邊機能佳 |
缺點 | 成品恐不如預期、施工時間不定 | 自備款壓力大 | 房屋老舊 |
價格 | 高 | 中 | 低 |
貸款成數 | 8成 | 7~8成 | 5~8成 |
假設你今天看到滿意的房子,大致上的購屋流程有:
- 議價、付訂金:買方可透過要約書或斡旋金的方式議價,若議價成功,斡旋金即轉為訂金(房屋總價的2%~5%)。
- 簽約:買賣雙方在地政士(代書)見證下簽訂不動產買賣契約書。
- 用印:將身分證件、印鑑證明及預繳的行政規費交予代書,並決定貸款銀行。
- 完稅:完成對保後,補足貸款額度不足的部份至履約保證專戶,並繳交契稅、印花稅等稅金。
- 過戶:移轉房屋所有權人至買方名下,並做房屋抵押權的設定登記,銀行撥款(建議在銀行撥款前完成驗屋)。
- 交屋:買賣雙方現場點交權狀等資料,確認沒問題即完成交屋。
購屋常見問題
(1) 買房可以申請全額貸款?
過去,富邦銀行、中國信託、台新銀行、國泰世華等曾推出「全額型房貸」,申請人不需準備頭期款即可輕鬆買房,但這類專案都非常嚴格的條件限制,因此實際上能貸到的人並不多。此外,全額房貸對銀行來說,風險非常地高,因此貸款利率也比較高。
目前,銀行頂多是提供房屋貸款加上信用貸款(或其他貸款)的方案,大約可以貸到房屋鑑價的8成5至9成左右,較接近全額貸款。不過,信用貸款的部分,還款年限可能只有5~7年左右、利率也較高,導致月付金較高,建議先評估自身的還款能力。
(2) 低自備、低首付建案好嗎?
近幾年,建商為了刺激買氣,推出「低自備款」、「低首付」等購屋方案,而實際的運作方式有以下幾種:
- 向建商貸款
- 假設您的銀行房貸成數為7成,建商可能以公司貸款名義,補足您剩餘的2~3成款項,利率通常是3~5%、還款期限3~5年。等於您同時有房屋貸款和建商貸款兩筆貸款要繳。
- 工程零付款
- 一般購買預售屋時,簽約當下須繳交定金、簽約金、開工款共10%款項,接著再依工程進度分期付款,完工後準備交屋時,再繳交剩餘款項;而所謂的工程期零付款,只是暫緩繳交工程期款,等到建案完工後,須一次補足剩餘款項,等於只是把付款壓力延到最後而已。
- 降低定簽金額
- 適用於尚未完工、或尚未開工的預售屋,簽約當下應繳交的定簽開價款(即首付),建商只先收取一部分款項,其餘款項則於工程期間分期繳納。若建案提間完工交屋,須一次繳清剩餘款項。
也就是說,羊毛出在羊身上,「低自備款」、「低首付」只是延遲付款,並非真的不用付錢,甚至可能會花更多,建議應審慎評估自身財力。
(3) 零元購屋是真的嗎?
除了建商推出的優惠買房方案,網路上也出現「0元買房」、「無本購屋」、「購屋不用自備款」等課程講座,宣稱可輕鬆買房、甚至投資獲利,而使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:
- 簽AB合約
- 顧名思義就是將買房合約分成兩份,一份是真實購買價格,另一份則墊高價格,以便向銀行申請更高額的貸款,但這可能會面臨偽造文書、使公務員登錄不實、詐欺等違法風險,建議勿嘗試。還有一種是透過買房送家電、送裝潢,把購屋總價灌水,但自從實價登錄新制上路後,交易細節都須載明清楚,若申報不實亦須受罰。
- 以租金養房子
- 通常是以「房屋增貸」或是「房貸+信貸」的方式跟銀行多貸錢,再將房屋出租,用租金來繳貸款。但如果房子無法順利出租、或租金無法支應貸款,就可能面臨房貸繳不出來的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