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管會針對新承作(含舊案屆期續貸或轉貸)受管控之公司法人購置住宅貸款、購地貸款、餘屋貸款、工業區閒置土地抵押貸款及自然人購置第三戶(含)以上等五類案件,將提高適用之風險權數。公司負責人負債過高能過件嗎?機率很低,由於銀行也會審核公司負責人的財務狀況及信用評分,因此如果您的負債比較高,可能會影響中小企業貸款過件率。
金管會拉高5類貸款風險權數 銀行審慎評估
〔孫彬訓〕金管會針對新承作(含舊案屆期續貸或轉貸)受管控之「公司法人購置住宅貸款」、「購地貸款」、「餘屋貸款」、「工業區閒置土地抵押貸款」及「自然人購置第三戶(含)以上」等五類案件,將提高適用之風險權數。公股銀行指出,為確保銀行資本適足性之維持,針對此類案件,已請各營業單位依不同貸款類型所屬暴險分類訂定適當利率,依個案條件與借款人狀況差別訂價,貫徹資本有價的經營理念。
第一銀行評估,本次調整僅適用於銀行新辦理之案件(含新貸、轉貸、舊案續貸或展期等),既有部位除後續辦理屆期續貸或展期將適用新規範外,餘均不受影響。未來承作此五種受到加強管控的不動產貸款時,將評估相關風險與收益,擇優承作。
房貸龍頭土地銀行指出,因為國內唯一辦理不動產信用之專業銀行,因此土建融案件承作量較多,若該業務維持零成長(舊案還款等於新案放出),則每年該業務風險性資產仍將額外成長,其中,就金管會調高購地貸款風險權數提高50%(風險權數由原100%及150%提高為150%及200%)之影響為最大,將造成資本適足率影響。其餘法人房貸、自然人第3戶房貸、餘屋及工業區閒置土地貸款,占比甚微,影響不大。
而就購地貸款風險權數提高對土銀資本適足比率之影響,土銀也有幾大因應措施。
首先,持續向國庫爭取未來年度現金增資及盈餘保留,以強化自有資本。接著,適時發行次順位債券,以提升第一類資本比率及資本適足率。而後,擴大土建融以外之企金放款,如投資臺灣三大方案、六大核心戰略產業、新南向及綠色金融、購置機械設備及週轉金等放款。而考量對銀行利潤貢獻度、建築基地區段等因素,採差別化定價,將適度提高土融授信案件利率,以反應資本成本。土銀也將持續研議風險性資產管理機制,以提升資本使用效益。
合庫銀行評估,已訂有風險性資產管控機制,定期監控風險性資產變化情形,為因應金管會調高不動產授信業務之風險權數,將適度調整業務策略,以控管各項業務之風險性資產配置在核定之目標範圍內,確保資本適足性目標達成。
公股銀行積極調整放款結構
面對低利率環境,雖台美皆已啟動升息,公股銀行仍持續積極調整放款結構,希望增加收益率較高的中小企業放款。
合作金庫銀行指出,目前仍處於低利率時代,若未來逐步升息,對合庫銀提升利差是有相當助益。在考量風險及利潤下,秉持質、價並重原則,多承作中小企業放款及工業區貸款,另在銀行法72-2條限制比率及行業限額容許情況下,慎選優良建商及立地條件良好之建築工案承作。
截至2022年4月底止,合庫銀政府公營企業的放款餘額較2021年12月底增加約470億元(16%),大型企業減少約16億元(0.6%),中小企業減少約6億元(0.08%)。2022年國內企業金融業務,將以較2021年成長約9%為目標。
第一銀行統計,大型企業放款上,2022年4月底餘額逾1,850億元,較2021年底成長近4%。中小企業放款,2022年4月餘額達逾8,700億元,較2021年底成長。
一銀強調,面對全球環境議題如淨零排放、碳中和的浪潮,也積極將ESG與核心業務結合,透過提供一系列優惠貸款專案,也有將企業戶ESG指標表現與利率優惠貸款進行連結的「永續績效連結授信專案」,來協助客戶永續轉型。
彰化銀行指出,今年重點之一就是提升中小企業授信占比,引導全行授信結構轉型,持續聚焦於中小企業放款的推展,並著重於效益、風控與送保,以穩健擴增中小企業放款的目標努力。
2022年1~4月新台幣放款平均餘額較去年同期成長約6%,其中中小企業較去年同期增加12%,顯示調整授信客群結構成效已逐步發酵。
華南銀行強調,今年企金放款業務的調整方向主要是提升放款利差及資本使用效率,以追求授信資產質與量均衡發展,因此今年國內企金放款將加強提升中小企業放款比重,並且善用中小企業信保基金保證機制,以提升授信資產品質及資本適足率。
土地銀行指出,全球升息已啟動,考量業務推展及獲利動能,強化徵審及風險控管,依不同產品及客戶風險,辦理企業放款定價,並爭取優質企業往來,強化具利基優勢的企業授信業務。(工商時報)